目前,全國各省、市開發區 “十五五” 規劃(2026-2030 年)的編制工作正有序推進,部分省級開發區已發布詳細規劃內容。以下是已公開的典型案例及規劃要點,涵蓋產業定位、經濟目標、政策措施等核心內容:
一、益陽長春經濟開發區(湖南省益陽市,省級)
規劃核心內容
產業定位:聚焦 “一主一特一優一新” 產業體系:
主導產業(PCB):打造 “電子電路板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目標到 2030 年產值達 300 億元,全國市場占比提升至 8% 以上。重點發展高頻高速板、IC 載板等高端產品,推動明正宏、奧士康等企業擴能擴產。
特色產業(食品加工):發展休閑食品精深加工,依托克明面業、華文食品等企業,目標年產值 190 億元,建設區域性食品檢測中心和冷鏈物流樞紐。
優勢產業(裝備制造):發展關鍵基礎零部件、精密數控機床,目標年產值 65 億元,推動與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配套協作。
新興產業(新材料 / 新能源):聚焦新能源電池材料(如璞泰來正極材料項目)、稀土功能材料,目標年產值 100 億元,建設 “風光儲” 一體化示范項目。
經濟目標:
到 2030 年,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 600 億元(年均增長 8%),工業增加值超 110 億元(年均增長 10%),工業稅收達 14 億元以上(年均增長 9%)。
畝均稅收從 2025 年的 15 萬元提升至 2030 年的 22 萬元,在省級 “五好” 園區排名進入前 20 位,夯實創建國家級經開區基礎。
關鍵舉措:
強鏈補鏈: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作,“十五五” 期間引進 PCB 鏈上企業 30 家以上,培育后備上市企業 3 家。推動明正宏與湖南大學合作石墨烯應用中試項目,實現科研成果本地化轉化。
要素保障:建設 220kV 電力廊道,爭取綠電指標占比超 30%;推進重金屬污水處理廠(日處理 2 萬噸)運營,VOCs 排放改造釋放環境容量;設立 5 億元 PCB 產業基金,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二、太平經濟開發區(安徽省黃山市,省級)
規劃核心內容
產業調整:
主導產業調整為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金屬制品業、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制造業,綠色食品作為特色產業。
重點發展方向:
酒飲料:依托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品牌,建設茶葉精深加工產業園,開發茶飲料、茶保健品。
金屬制品:發展輕量化鋁合金、不銹鋼制品,配套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電子設備:聚焦智能傳感器、消費電子,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
發展目標:
2025 年目標:經營收入 80 億元、稅收 3 億元、固定資產投資 10 億元,畝均稅收 15 萬元,主導產業集聚度 28%。
2030 年目標:經營收入年均增長 10%,畝均稅收 18 萬元,主導產業集聚度 40%,綠色食品產值突破 50 億元。
創新舉措:
產學研合作:與安徽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共建茶葉研究院,設立院士工作站,開發功能性茶產品。
平臺建設:建設智慧物流園(倉儲容量 10 萬噸)、小微產業園眾創空間,引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 1 名,新增省級創新平臺 2 個。
空間拓展:代管甘棠鎮片區(5.093 平方公里),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耿城鎮片區發展裝備制造,形成 “一核兩翼” 布局。
三、昆玉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省級)
規劃核心內容
產業體系:構建 “3+N” 現代產業體系:
新型建材:發展裝配式建筑、節能環保材料,目標年產值 30 億元,依托新疆建材集團建設區域生產基地。
食品產品加工:聚焦林果加工(紅棗、核桃)、乳制品,目標年產值 25 億元,建設 “昆玉優品” 區域公共品牌。
紡織服裝:承接東部紡織產業轉移,發展棉紡、針織品,目標年產值 20 億元,配套建設印染中心。
配套產業:發展現代物流、數字經濟,建設昆玉國際陸港(年吞吐量 100 萬噸)。
發展目標:
到 2030 年,人口規模達 1 萬人,GDP 達 12 億元(年均增長 12%),工業增加值占比超 60%。
規劃結構:核心區 “一軸、四心、四片區”,225 團工業園區(拓展區)“三區” 聯動發展。
政策支持:
土地政策:對入駐企業實行 “彈性年期” 供地(最長 50 年),工業用地基準地價下浮 30%。
稅收優惠:符合條件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 “三免三減半”,增值稅地方留存部分 50% 獎勵。
人才保障:提供 “拎包入住” 人才公寓,對引進的技術骨干給予安家補貼(最高 30 萬元)。
四、山西臨汾經濟開發區(國家級,參照省級管理)
規劃核心內容
產業升級:
高端裝備制造:聚焦汽車零部件(新能源商用車電機、電控系統)、低空經濟(無人機制造),目標年產值 150 億元,建設堯興新能源產業園。
綠色循環經濟:發展廢舊金屬回收、再制造,目標年產值 100 億元,建設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基地。
精品微短劇:依托騰訊視頻基地,打造 “微短劇 + 文旅” 產業集群,年拍攝精品微短劇 100 部,推動文化出海。
創新驅動:
平臺建設:建設 360 網絡空間安全智算中心、浪潮云計算中心,推動裝備制造業數字化改造。
技術攻關: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研發氫能儲運技術,推動華翔集團開展 3D 打印產業化應用。
要素保障:
用地保障:儲備 “標準地” 1000 畝,實施喬李片區路網工程,提升項目落地承載力。
綠電招商:依托臨汾市綠電資源(電價 0.25 元 / 度),吸引算力算法、人工智能企業落戶,形成 “綠電 + 高附加值產業” 模式。
五、陽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山西省陽泉市,省級轉型綜改示范區)
規劃核心內容
產業集群:
數字經濟:建設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基地,發展智能安防、工業互聯網,目標年產值 100 億元,推動 360 網絡安全產業園擴容。
新能源新材料:構建 “3+N” 材料體系(儲能材料、鎢鉬合金、鋁基材料),目標年產值 80 億元,支持中科尚昇研發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節能環保:打造零碳園區,推廣 “光伏 + 儲能” 應用,目標綠電消納占比超 40%,建設 “數智雙碳” 管理平臺。
創新生態:
平臺建設:運營 “晉創谷?陽泉” 創新平臺,建設中試基地 8 個、技術創新中心 15 個,推動科研成果本地轉化率提升至 60%。
人才引育:設立 1 億元人才基金,對引進的 “雙一流” 高校畢業生給予租房補貼(每月 2000 元)和購房優惠(最高 50 萬元)。
體制改革:
管理模式:實行 “大部制 + 園區制”,組建 6 個專業化運營公司,市場化運作標準廠房、孵化器等載體。
審批改革:推行 “承諾制 + 標準地 + 全代辦”,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 30 個工作日以內。
六、政策趨勢與共性方向
產業升級:
新質生產力培育:各地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例如,益陽長春經開區布局石墨烯應用中試,陽泉高新區建設鈉離子電池材料基地。
產業鏈協同:推行 “鏈長制”,如臨汾經開區設立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專班,太平開發區建立茶葉產業聯盟。
創新驅動:
平臺建設:建設國家級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例如,益陽長春經開區與湖南大學共建 PCB 產業研究院,昆玉經開區設立新疆林果加工技術研發中心。
人才政策:提供 “住房 + 補貼 + 創業支持” 組合包。例如,昆玉經開區給予人才最高 30 萬元安家補貼,陽泉高新區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研發費用 150% 加計扣除。
綠色低碳:
能源替代:推廣綠電應用,如益陽長春經開區爭取綠電指標占比超 30%,臨汾經開區發展 “風光氫儲” 一體化項目。
循環經濟:建設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例如,臨汾經開區廢舊金屬回收率達 90%,昆玉經開區推動林果加工廢棄物生物質發電。
區域協同:
飛地經濟:跨省共建產業園區。例如,益陽長春經開區與湘江新區共建 “長沙研發 - 益陽制造” 合作區,太平開發區與杭州錢塘區共建電子信息產業園。
要素流動:探索土地、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例如,陽泉高新區實施 “彈性年期” 供地,昆玉經開區開展數據跨境流動試點。
七、典型案例對比分析
開發區 | 主導產業 | 2030 年核心指標 | 特色政策 |
益陽長春經開區 | PCB、食品加工、新能源電池材料 | 總產值 600 億元,工業稅收 14 億元 | 綠電指標單列、重金屬污水處理廠專項債支持 |
太平開發區 | 酒飲料、金屬制品、電子設備 | 經營收入 130 億元,畝均稅收 18 萬元 | 智慧物流園建設、茶葉院士工作站 |
昆玉經開區 | 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紡織服裝 | GDP12 億元,工業增加值占比 60% | 土地彈性年期、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 |
臨汾經開區 | 高端裝備制造、綠色循環經濟 | 高端裝備產值 150 億元,微短劇 100 部 | 綠電招商、算力中心建設 |
陽泉高新區 | 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 | 數字經濟產值 100 億元,綠電占比 40% | 運營公司市場化運作、鈉離子電池材料研發補貼 |
八、總結與建議
關注重點區域:
東部沿海: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的開發區規劃側重 “創新 + 開放”,如常州濱江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聚焦電子化學品,廣州開發區布局 6G 研發。
中西部地區:湖南、山西、新疆等地的開發區強調 “特色產業 + 綠色轉型”,如益陽長春經開區的 PCB 產業集群,昆玉經開區的林果加工全產業鏈。
獲取規劃原文:
官方渠道:省級開發區官網 “規劃計劃” 欄目(如益陽長春經開區官網)、省級發改委公告(如湖南省發改委 “十五五” 規劃征集頁面)。
政策解讀:關注地方政府新聞發布會、經濟日報等權威媒體報道,如《經濟日報?中國縣域經濟報》對臨汾經開區的深度報道。
動態跟蹤:
編制進度:多數開發區計劃 2025 年底前完成規劃草案,2026 年初正式發布。例如,常州濱江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規劃預計 2025 年 10 月完成評審。
項目落地:重點關注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庫的工程。例如,益陽長春經開區的 PCB 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總投資 5 億元),陽泉高新區的鈉離子電池中試線(總投資 3 億元)。
建議企業、投資者結合自身產業方向,重點對接目標區域的主導產業鏈專班,把握政策紅利期。例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可關注臨汾經開區、太平開發區的配套需求,電子信息企業可布局益陽長春經開區、常州濱江經開區的產業協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