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濟寧市深化環評與排污許可改革”新聞發布會,大眾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2023年,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完成11個市縣級園區規劃環評審查,為重點項目落地創造良好條件。
強化空間宏觀管控,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礎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推進“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應用。“三線一單”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濟寧市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作為基礎性、底盤性制度,切實發揮好劃框子、定規矩的作用。濟寧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濟寧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動態更新,完善后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已順利通過省級審核;推進“三線一單”實施應用,科學指導環境準入研判、選址選線環境合理性分析,用“線”管住空間布局,用“單”規范發展行為,助力生態振興、園區規劃和“放管服”改革,以生態環境“含綠量”提升經濟發展“含金量”。濟寧市生態環境局落實規劃環評制度,督促產業園區履行主體責任,做好規劃環評或跟蹤評價,全市省級以上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已全部通過省級審查;通過市級技術評估、部門聯合審查保障市縣級園區規劃環評質量,2023年完成11個市縣級園區規劃環評審查,為重點項目落地創造良好條件;開展專項規劃環評工作,督促規劃編制機關及時開展規劃環評。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加強環評政策宣傳解讀,通過政務新媒體、官方網站、生態環境大講堂等多種形式,加大規劃環評、“三線一單”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整理印制《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政策匯編》400余份,發放給黨政機關和產業園區管理機構,提高其對規劃環評重要性的認識。
聚焦項目環評服務,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強化重點項目環評保障,對省市縣重點項目,實施包保制度,一項目一保障專班,通過提前介入、上門服務、即來即審、并聯評估等方式,及時解決辦理環評、排污許可證可能遇到的困難。全市138個省級重點項目,環評手續辦結率86.2%;1053個市縣級重點項目,環評手續辦結率90.1%。濟寧市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等工作做法在《中國環境報》刊發推介。濟寧市生態環境局積極推進審批改革創新,抓好建設項目環評和排污許可辦理“一體化”試點,實行兩項行政許可事項使用一套材料、一次申報、同步辦理,企業較試點之前節約辦理時間20個工作日;持續實施環評“打捆審批”,推進鄒城市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特許經營等一批項目落地建設。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提高技術評估能力,選派業務素質高的人員充實評估隊伍,市財政撥出專項資金邀請國家級、省級專家把關,既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又提高環評質量;對評估發現環評文件存在重大缺陷、遺漏或者虛假等問題的,堅決不予通過,今年組織重點項目環評專家評估會議68次。
踐行高質量保護,守好高質量發展底線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嚴格項目環境準入,堅守底線思維,我市對不符合產業政策、選址不合理、不符合規劃、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一律不批,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對新建“兩高”項目,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倍量替代和碳排放減量替代。今年以來全市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565份,否決不符合要求的項目17個。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指導建設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組織全市排污單位開展環評與排污許可知識培訓,5826名企業法人和環保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并通過考試,有效提升了企業履行環保主體責任的能力和自覺性。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嚴格落實環評單位和從業人員直接責任,以案為鑒,向環評單位和從業人員通報環評典型案例,指導環評單位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環評文件內容真實、客觀、全面和規范,要求環評從業人員嚴守職業操守,守好從業底線;加大監督檢查力度,1-10月共抽查復核建設項目環評報告35份,對注冊地在濟寧的環評單位進行了全覆蓋現場監督檢查,23家不具備技術能力的環評單位被清理退出。